背景:
十二五期间,畜牧产品满足人民对食品营养成分的需求;
十三五期间,畜牧产品着重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
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畜牧经济——提高人民幸福生活指数,改善口感。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达成共识在2025年禁止非福利养殖的产品进入超市。
国内多家食品企业及大型商超对福利养殖蛋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反映了市场对福利养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证明人们在已经满足食品营养和安全的情况下,进一步向往美好的幸福生活——满足口感。
中国农业大学李保明教授作为福利养殖和环境控制技术权威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数据,综合我国家禽行业发展现状,做出了《养殖模式转型——中国福利养殖的发展前景》专题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有4亿中等收入人群,他们对土鸡蛋和溜达鸡等风味产品的期望高;目前国内高端蛋品(如福利养殖鸡蛋)缺乏,市场倒逼养殖方式转型的态势已初步显现,福利蛋、福利鸡未来缺口巨大。
特点:
欧美国家福利养殖着重解决鸡只运动量的问题,但鸡舍内养殖空气质量差,清粪难度大,窝外蛋多。鸡笼不设笼门,造成抓鸡难度很大,免疫困难,设备成本高,养殖效益低,不符合中国福利养殖业发展现状。
四川晟兴智能科技协同中国农大李保明教授及其专家团队共同研发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福利养殖设备,在达到鸡只运动量的前提下,满足鸡只在自然环境里应有的生理习性需求,不仅配套栖杆、活动场、产蛋窝、摭羞布,还配套磨爪器、沙盆等设备设施,进一步提高鸡只生存的福利条件。同时配置多层集蛋带,所有鸡蛋自动滚到集蛋带上,解决了国外窝外蛋多的问题。
实验数据分析表明:
1、福利养殖设备可用于饲养种鸡,公母比为1:12,受精率高于95%,优于普通叠层本交笼的性能。
2、福利笼产出的蛋品和鸡肉营养数据与普通叠层笼养差别不大,但口感更佳、生产性能更高、产蛋周期更长、鸡体更健康。
以下是中国农大的实验数据分享:
中国农业大学·晟兴科技研发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晟兴科技教授工作站
2021年7月30日